由1分子的磷酸、1分子的碱基和1分子的化合物a构成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ATP脱去2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a为核糖
在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若a为脱氧核糖,则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8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23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说明
(1) 图中A代表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
(2) 图中B是_____________。
(3) 图中C是___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
,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
⑷图中D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利用_______将______与______结合形成的。
⑸图中E是(写中文)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_______和______
分子_________结合而成,含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⑹图中F叫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CO2和__________结合后又分解而成,从而使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的CO2能够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⑺H是___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I是__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⑻确切地说,J代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0年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6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
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8所示。请分析回答:
(1) 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白___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
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 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由图8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
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 。
(3) 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
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 。
(4) 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
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表示:
①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
② 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___。
③ 若用混有澈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
主要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西省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________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 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实验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 m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______,影响消化;阻碍_______,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福建省慈溪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23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说明
(1) 图中A代表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
(2) 图中B是_____________。
(3) 图中C是___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
,最终形成_____________。
⑷图中D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利用_______将______与______结合形成的。
⑸图中E是(写中文)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_______和______
分子_________结合而成,含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⑹图中F叫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CO2和__________结合后又分解而成,从而使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的CO2能够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⑺H是___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I是__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⑻确切地说,J代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广州市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6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白__________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m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