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b激素和[d]甲状腺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代谢而增加产热量.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激素;当d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馈调节.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3、分析图解可知:性腺细胞可以分泌a性激素;甲状腺细胞可以分泌d甲状腺激素;胰岛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B细胞)或胰高血糖素(A细胞);肾上腺细胞可以分泌b肾上腺素.

解答 解:(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逆向.A所在神经元膜为突触前膜,B所在神经元膜为突触后膜,故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
(2)在寒冷条件下,d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多,它们能够促进代谢,因此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它们起协同作用;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激素,属于正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d 甲状腺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反馈

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兴奋在突触上传导为单向的原因;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识记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以及激素的生理作用;识记体温调节的中枢及调节的相关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2N=12)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二次,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某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不可能是(  )
A.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都不被标记
C.每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D.每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大于其内膜的表面积
B.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分解葡萄糖和丙酮酸的酶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暈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
D.若自120小时后给予适宜的光照,则萌发种子的干重将继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C.3与Ⅱ4再生一个表现型与Ⅲ7一样的孩子的概率为$\frac{1}{4}$
D.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内物种甲中的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丙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C.乙、丙两个种群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因为它们的基因库差异不大
D.若种群丙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基因的频率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某人的体细胞中没有致病基因,那么此人不可能患遗传病
C.环境不能改变遗传物质,所以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D.经青霉素诱导产生的抗药性突变细菌,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细胞的结构和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B.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C.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观音湖湖波浩淼,圣莲岛岛幽景深.如图是虚拟观音湖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b物种分布于北岸,c、d物种分布于南岸.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b迁到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