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对照剂786383
A2疫苗7848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对照剂1125126
B2疫苗1121125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吸附宿主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
(5)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为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接种前未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显著;接种前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明显差异.

解答 解:(1)HPV外壳蛋白L1基因表达产生的L1蛋白作为疫苗,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吸附宿主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由表中数据可知,B1组和A1组的自变量为是否感染HPV,结果B1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的作用主要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预防宫颈癌.
(5)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故答案为:
(1)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2)A1    
(3)细胞免疫
(4)预防  
(5)淋巴        抗体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能据此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人工种子 B.获得脱毒苗

C.生产杀虫剂 D.生产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可体现基因的多样性
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物种是②和③
C.白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地理隔离,可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
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决定细胞大小的因素是(  )
A.生物的种类
B.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C.细胞的核质比例
D.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大肠杆菌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壁B.都有遗传物质DNA
C.都有核糖体,但蓝藻还有叶绿体D.都无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生物体内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②ATP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生成 ③ATP在细胞质中也能生成 ④ATP在细胞核中也能生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
③糖类物质不含N和P             
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⑤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⑥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
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