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DNA片段示意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和4为含氮碱基,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
2、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
(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解答 解:(1)DNA分子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脱氧核糖应该是反向的.
(2)图中2为脱氧核糖.
(3)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因此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即图中的3和4之间的化学键.
(4)该示意图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有2个游离磷酸基,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则这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可表示,可见它的其他组成应是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6)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frac{1}{2}$(a-2m),如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3-1)×$\frac{1}{2}$(a-2m)=7($\frac{a}{2}$-m).
故答案为:
(1)脱氧核糖方向应相反(或脱氧核苷酸链应反向平行排列)
(2)脱氧核糖
(3)C
(4)4 2
(5)C
(6)7($\frac{a}{2}$-m)
点评 本题结合DNA分子片段的模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掌握DNA分子半保留复制过程的中的相关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可定向产生新基因,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 |
B. | ②⑥就是单倍体育种过程 | |
C. | ⑤和⑦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来实现 | |
D. | ②③④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经④后,子代中aaBB占$\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
B. | 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
C. |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 | |
D. |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大庆四中高三下第四次校内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1)下图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其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是 群落。
(2)“北部子弹蚁”被引入西部群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西部群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4)下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该属于 增长模型,图中的 时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5)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填字母);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12千焦),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