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够有效防除薇甘菊,实地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样地编号植物种类数(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薇甘菊覆盖度(%)
引入前引入后 引入前引入后 引入前引入后
122250.880.977265
216210.710.869275
320260.850.987562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2年后;simpson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
(1)从长期看,薇甘菊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变化符合S型增长模型.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査方法为样方法.请用表中数据分析薇甘菊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表中数据表明,薇甘菊覆盖度越高,植物种类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越低,说明薇甘菊可能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3)田野兔丝子不含叶绿体,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关系被称为寄生.在清除了薇甘菊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4)将薇甘菊加以利用,变害为宝,是处理薇甘菊的另一思路.薇甘菊能分泌某种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被称为“他感作用”,可据此开发新型除草剂.“他感作用”中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也可以将薇甘菊开发为饲料.用10kg薇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500g,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山羊未必摄入全部10kg薇甘菊:山羊摄入的薇甘菊不能全被同化;同化的能量满足了山羊的生命活动所需之余才以有机物形式存储.

分析 薇甘菊的疯狂生长,这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点,细胞代谢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薇甘菊覆盖到其它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其它植物死亡,从长期看,种群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模型,由表可知,薇甘菊对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降低物种多样性,菟丝子与薇甘菊的关系是寄生,因菟丝子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可知,群落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是群落的演替,薇甘菊分泌某种物质,说明这是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解答 解:(1)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它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生长而死亡,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2)植物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是样方法,表中数据表明,薇甘菊覆盖度越高,植物种类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越低,说明薇甘菊可能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3)菟丝子从微甘菊上获取营养属于寄生,在清除了薇甘菊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
(4)分泌的化学物质起作用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交流中的化学信息,用10kg薇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500g,山羊未必摄入全部10Kg薇甘菊,山羊摄入的薇甘菊不能全被同化;同化的能量满足了山羊的生命活动所需之余才以有机物形式储存.
故答案为:
(1)S型增长
(2)样方法       表中数据表明,薇甘菊覆盖度越高,植物种类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越低,说明薇甘菊可能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3)寄生          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4)化学          山羊摄入的薇甘菊不能全被同化;同化的能量满足了山羊的生命活动所需之余才以有机物形式存储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关系和演替,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A.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不可能出现的效应是(  )
A.神经冲动的传递加速B.突触前膜内ATP快速增多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受到抑制D.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图(2)表示停止供给CO2时,图(1)中某一反应物质可能发生的变化(图中箭头所指表示改变条件的时间点).

(1)图(1)所示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图(2)所示可能是哪种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C.
A.ATPB.磷酸甘油酸C.二磷酸核酮糖D.NADP
(2)请在图(3)中尝试画出在CO2存在条件下,将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磷酸甘油醛的浓度变化趋势.
(3)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需要的CO2来源于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分析图(4)关于“水稻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变化”的信息,其中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的植物是玉米.
    研究者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4)根据图(5)和图(6)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CD(多选)
A.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气孔导度;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气孔导度不影响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
C.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下降但实际利用CO2量没有改变
D.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上升与PEPC酶的功能有关
(5)根据图(5)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和12(×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合成的O2与原种水稻合成的O2的比值分别为1:1、7:5,因此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强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生物学实验中,可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存在,或证明某些结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健那绿和吡罗红的混合试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B.在某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样液中没有还原糖
C.将红色花瓣置于大于其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显微镜下发现花瓣细胞的液泡颜色逐渐变浅
D.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进行染色,观察经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果胶酶(或纤维素酶),可提高苹果的出汁率,缩短操作时间、所加入的这类物质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至少答出2种).
(2)MS固体培养基中为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时都要称量几十种成分,可将各种成分配制成母液,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答出2点)会显著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结果.
(3)在制作葡萄酒时,除去枝梗要在冲洗之后(填“前”或“后”),为了提高葡萄酒的品质,最好直接在葡萄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或优良酵母菌菌种).若葡萄汁中含有醋酸菌,在葡萄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葡萄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菌,葡萄酒发酵阶段的无氧条件抑制了醋酸菌的生长,葡萄酒呈现紫红色的原因是葡萄皮的色素进入葡萄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该过程形成的重组质粒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重组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请说明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棉花细胞的方法(不考虑棉花细胞中只导入普通质粒的情况):将棉花细胞接种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完全)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能生长的棉花细胞即含有重组质粒.
(3)过程②是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检测抗虫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是对棉花植株做抗虫的接种实验.
(4)过程③④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两个步骤,该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能进行转录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C.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形成双核细胞
D.中心体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