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分析 1、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3、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解答 解:A、清水中的生活状态与加入蔗糖溶液后的细胞状态形成对照即质壁分离前后形成对照,质壁分离和复原形成对照,A错误;
B、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细胞逐渐失水,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C、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必需用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做材料,死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甲物种农作物的①和②两个品种以及乙物种作原材料,分别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如图表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用①和②作为亲本经过Ⅰ和Ⅱ过程培育成⑤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育种,其中过程Ⅱ是通过自交实现的,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用③培育④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的⑥称为四倍体.
(4)将基因D导入⑤培育出⑦时,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或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蓝藻和硝化细菌B.蓝藻和酵母菌C.绿藻和根瘤菌.D.水绵和大白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时,可用蚕豆花药代替蝗虫精巢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联会
B.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
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在“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低温进行实验,能确定染色体加倍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染上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该方法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保护和支持作用D.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这n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COOH、-NH2、氧原子的个数和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肽腱数分别为(  )
A.m、m、m、n-mB.m、n、n-2m、n-mC.m、m、n+m、n-mD.m、m、n+2m、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模型真实反映所示关系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加酶洗衣粉”比一般的洗衣粉容易清除汗渍和奶渍,在“加酶洗衣粉”的说明中往往具有如下内容:洗涤前先将衣物浸入加有适量的加酶洗衣粉的水内1~3h;使用30~40℃温度水效果最佳,切勿使用60℃以上的热水;切勿洗涤丝质毛质衣物;用后用清水洗手等.
(1)此“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是蛋白酶,依据是该酶可将蛋白质分解.
(2)使用30~40℃温水浸泡1~3h效果最佳的理由是使用30~40℃温水是因为蛋白酶催化反应需要的适宜温度是30~40℃,浸泡1~3h是因为酶的作用需要一定时间.
(3)切勿使用60℃以上的热水洗涤的理由是高温导致酶失去活性.
(4)用后用清水洗手的理由是“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手有腐蚀作用.
(5)切勿洗涤丝质毛质衣物的理由是丝质毛质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洗衣粉对其有损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