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分析 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解答 解:A、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A错误;
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培养瓶轻轻震荡几次,使得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
C、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图2表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判断该器官为睾丸的依据主要是丙细胞图细胞均等分裂;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8条,图2中A-I能否算一个细胞周期不能(填“能”或“不能”).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是1:2的有丙、丁,细胞甲对应图2中的CD段,图2中G→H发生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3)若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
(4)如果丁图中染色体M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没有,原因是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依据是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而没有中心体.
(2)将如图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三种细胞的形态变化最大的是乙,主要原因是无细胞壁.
(3)如图三种细胞都有核糖体的原因是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甲图细胞不是(填“是”或“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理由是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颜色易掩盖线粒体被染成的蓝绿色.
(5)制作红茶的关键过程是“将细胞揉破”,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与酚类接触,底物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从而使茶叶变褐色.这体现了细胞生物膜系统具有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可通过神经和体液两个途径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B.若切断⑦导致下丘脑不能支配胰岛,则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减弱
C.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的反射弧,最终的效应器是图中内分泌腺
D.从③⑦可以看出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腺活动的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和B,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藻,能完成此生理过程是因为其内含有叶绿素,因而它是一类营自养生活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
A.尿液B.汗液C.组织液D.消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据图回答“内环境”的相关问题:
(1)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2和3(用图中数字表示)
(2)请你用箭头和数字表示2、3、4所示液体之间的转变关系
(3)[2]和[3]之间的转变与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变变化有关,它们的渗透压大小与其所含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淋巴流动的意义之一是回收由[3]进入[2]中的小分子蛋白质,如果某人的下肢淋巴流动受阻,则[2]组织液的量会大大增多,从而下肢出现水肿.
(5)[3]的pH是相对稳定的,这与其中的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_和HPO42-这两种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C.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 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