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是指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分析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解答 解:A、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A正确;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的个体数就越多,而突变率不变,B错误;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有关知识,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磷酸键
B.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面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实验,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请问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目的是(  )
试管号试管内容物条件检测
12mL浆糊+2mL纯唾液37℃10min3滴碘液
22mL浆糊+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
32mL浆糊+2mL稀释10倍的唾液37℃10min3滴碘液
42mL浆糊+2mL纯唾液95℃10min3滴碘液
5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盐酸37℃10min3滴碘液
A.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比较,能够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3号试管比较,能够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4号试管比较,能够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D.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5号试管比较,能够说明酶活性受pH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探究: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可以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 (H202 )存在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简单表示为:
愈创木酚$→_{过氧氢酶}^{H_{2}O_{2}}$红褐色物质
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请你帮助完成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
实验目的:根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
(1)实验原理: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稻米内的过氧化氢酶可以把愈创木酚氧
化成红褐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 ( 数量足够 )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
(2)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与B,其中A管设为对照组,放入5g新稻米,B管放入5g待检测的陈稻米.然后分别用移液管往两试管内加入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摇振20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对应编号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H202)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有稻米都被浸没.
③一定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3)结果预期:新稻米呈红褐色色,陈稻米无色或颜色很浅.
(4)结论:稻米里的过氧化氢酶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活性降低.
(5)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测得过氧化氢酶在不同环境下的活性(设最适温度最适pH下酶的活性为a).
环境条件酶的活性
温度(℃)酸碱度(pH)
2960.4a
2970.6a
3460.8a
3470.9a
3960.2a
3970.3a
请将表格中的数量变化在如图中用折线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的技术是原生质体融合.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其中过程④相当于脱分化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m+n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几倍体植株?单倍体.
(4)如果形成c细胞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若a、b依次为小鼠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那么该方案的目的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蛋白质计算公式: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
B.在人体内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有关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

器官或细胞

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

1932

唾液腺

186

皮肤

3043

甲状腺

2381

血细胞

23505

心脏

9400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基因表达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是与其不同功能相适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