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B.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
C.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成幼苗,干重继续减小
D.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43.6mg

分析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解答 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供能,A正确;
B、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B正确;
C、保持实验条件不变,随种子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当长出幼叶后仍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营养物质而死亡,C正确;
D、根据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和“萌发种子切取胚乳烘干称重”两条曲线各时间段的数据,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种子萌发为背景,考查植物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及其来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营养物质的去向.以及考生从曲线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末端以及连接下列片段的酶是(  )
①-ATC  
-TAG   
②-AT  
-TA  
③CAT-
  GTA-
④GAT-
  CTA-
⑤T4-DNA连接酶       
⑥E.coli-DNA连接酶.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材料答下列有关问题.
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

(1)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强.
(2)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酶的数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和根细胞原生质体两两融合产生3种融合细胞.
(5)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6)对杂种植株进行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②“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②实验时,若32P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保温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可检测到32P
B.①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
C.②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裂解细菌,释放出噬菌体
D.①②实验结果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转录和翻译B.ATP的合成C.DNA的复制D.着丝粒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提示:淀粉酶本质是蛋白质,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没有还原性)能被还原成麦芽糖(有还原性)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配制斐林试剂:取少量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乙醇,对照组是A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四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Y小鼠,理由是Y小鼠的抗体效价最高.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杂交瘤细胞中有1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B.
A.120条       B.100条          C.80条            D.60条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