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取束丝藻藻液离心后去上清液,将藻细胞用无磷培养基洗3次后,转入无磷培养基培养10 d;再将藻细胞分别转接到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并将实验结果绘成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l曲线表明,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       。图2所示实验结果可用来探究            对束丝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2)实验中先将获取的束丝藻在无磷培养基中培养10 d的目的是避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          

(3)当光照强度超过500umol光子/(m2·s)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从外部因素分析,主要限制因素是

                      (答两点)。

 

【答案】

(1)增加      不同磷浓度或光照强度       (2)细胞中游离的磷测定多次,求出平均值

(3)CO2浓度、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图1中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增加;图2中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磷浓度光合速率不同,同一磷浓度下不同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也不同,故可用来探究不同磷浓度或光照强度对束丝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2)为减少测定数据的误差,可将细胞中游离的磷测定多次,求出平均值。

(3)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还有CO2浓度、温度等。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金考卷百校联盟系列 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试卷、生物(山东专用) 题型:022

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同位素标记法被广泛应用。分析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技术,并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

________。含32P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离心后,试管中________放射性较高,原因是________。

(2)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将细胞中的染色体用15N进行标记,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含有的染色体数和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___。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的染色体数和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___。

(3)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段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其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请回答:①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动物体内________。

②请纠正上述实验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________。

③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图中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所做的一组实验。请分析:

(1) 下图所示实验过程最能证明的是                     

(2)将一枝黑藻放在水中,如下图示,改变灯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通过计算藻枝放出的气泡数来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现补充如下药品及器材:烧杯、酒精等、石棉网、碳酸氢钠溶液+稀醋酸(二氧化碳缓冲液)、自来水、乙醇、碘液,利用(2)小题中的实验装置,帮助设计(补充完成)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①观察(评价)因子是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黑藻用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用碘液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颜色。

③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A装置中的黑藻的叶绿体呈蓝色,B装置中的黑藻的叶绿体呈淡黄色。

④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6分)以下为人们对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经典实验,请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二:l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2)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资料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   OC18O2,然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一种低等绿色植物――小 球藻悬液,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

(1)该研究方法是             18O具有               性。

(2)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           ,根据该实验写出乙图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DNA粗提取的实验操作中,经过离心或过滤后,取上清液或滤液的有
①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混合均匀后离心
②在盛有血细胞的塑料烧杯中加蒸馏水,快速搅拌后过滤
③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放入丝状物,轻轻搅拌后过滤
④在溶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轻轻搅拌后过滤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