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甲中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曲线①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 |
B. | 图甲中当曲线③趋进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采取异地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 | |
C. | 图乙中该动物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A、B、C、D四点中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C点 | |
D. | 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 |
分析 1、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①②③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②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2、根据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
由图可知:在第1~第3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3~9年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时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
解答 解:A、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A正确;
B、曲线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B正确;
C、在第1~第3年之间λ>1,该动物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3~9年间λ<1,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则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B-C点λ值增加,但λ<1,种群数量在减少,因此A、B、C、D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D点,C错误;
D、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变化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
B. | 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 |
C. | 没有新的物种形成不能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 |
D. | 自然选择与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仍具活性 | |
B. | 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 |
C. |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 | |
D. |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生成少、浓度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 |
B. | 变形虫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 |
C. | 膜流的方向可以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也可以是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 | |
D. | 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用太阳能发电 | B. | 提倡绿色出行 | ||
C. |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 | D. | 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原苔藓阶段的植被全部消失 | |
B. | 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
C. | 气候和环境条件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
D. |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酵母突变体 |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
sec12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
sec17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