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组织培养是将外植体置于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 |
B. | 同种的动物,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培育出新品种 | |
C. | 植物细胞工程采用的各项技术手段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 |
D. | “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使不孕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 |
分析 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细胞工程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类.
2、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A、植物组织培养是将外植体置于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A正确;
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因此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难以培育新品种,B错误;
C、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使不孕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B.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C.若幼苗表现出向光性,且向光侧的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浓度大于f小于2f
D.若水平放置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近地侧浓度为g,则远地侧浓度可能为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杂交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杂交组合 | 高杆不抗病×矮秆抗病 | F1中全部的高杆不抗病个体自由交配 |
结果统计 | 高杆不抗病总数:323 矮秆抗病:总数 | 高杆不抗病雌总数:423 高杆不抗病雄总数:410 矮杆不抗病雌总数:211 矮杆不抗病雄总数:203 |
F1合计:66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 | B. | ①③ | C. | ④⑤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 | |
B. | 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 |
C. | 若Y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d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 |
D. | 若Y表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a、b、c、d表示的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的代谢能力最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清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A. | 提高无酶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 |
B. | 甲组在无酶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没加脂肪酶,乙组加入了脂肪酶没加蛋白酶 | |
C. |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固定化酶,因为此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且能被重复利用 | |
D. | 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其洗涤效果有较大的差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