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 解:(1)给实验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胰岛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肝脏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ATP是生命活动所学能量的直接来源.
(2)高血糖刺激下丘脑,引起延髓糖中枢的反射性兴奋,并通过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使血糖浓度降低,这种调节方式是神经(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3)肝脏细胞接受胰岛素和副交感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刺激,加速合成(肝)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和乙酰胆碱作用于肝细胞的共同特点是①需要与受体结合,②作用后被灭活(分解失效).
故答案为:
(1)传递信息
(2)神经(或神经一体液)
(3)(肝)糖原 需要与受体结合 作用后被灭活(分解失效)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细胞表面形成了树突和轴突,前者是为了增大接收信息分子的面积 | |
B. | 浆细胞表面形成的突起,增强了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 |
C. | 线粒体内膜内折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面积 | |
D. | 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色素附着面积和光反应面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的合成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 | |
B. | DNA和ATP含有的化学元素不相同 | |
C. | 艾滋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 |
D. |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拟核的DNA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外婆一定是该病的患者 | |
B. | 短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
C. |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 |
D. | 白化病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的概率不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成分 | Ca(NO)2 | KH2PO4 | KCl | MgSO4 | Fe(NO3)2 | Mo | 蒸馏水 |
含量 | 1g | 2.5g | 0.12g | 0.30g | 0.30g | 极少 | 1 0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 |
B. |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 |
C. |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
D. |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4→3→1 | B. | 4→2→4→3→1 | C. | 4→2→4→3→4 | D. | 1→3→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气体 | |
B. | 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产生淀粉 | |
C. | 恩吉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 |
D. |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