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几乎所有病毒的遗传信息都贮存的(  )
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

分析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 解: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中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图丙表示免疫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产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这一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血液中A、B、C激素含量会增加,但激素的含量却不会过高,因为在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其中A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作用效果也不同.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的[①]突触小泡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有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3)图丙中e细胞是记忆细胞.研究表明,某种溶血性贫血病是由于病毒、药物等使患者红细胞膜抗原变性,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红细胞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这种病属于免疫学中的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完成腐乳的制作相关问题:
(一)实验步骤:
①将豆腐切实3cm×3cm×1cm若干块
②豆腐块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豆腐上再铺干净粽叶,再用保鲜膜包裹.
③将平盘放在温度为15~18℃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d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④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及粽叶,散热及水分,同时散去霉味约36h.
⑤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⑥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d.
⑦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为宜.
⑧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二)原理:
①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②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③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杂菌污染,保证腐乳的品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随着转Bt毒蛋白基因植物的大面积种植,给昆虫造成很高的选择压力,可能很快会使昆虫对此毒蛋白产生抗性.针对这些情况,人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使Bt毒蛋白基因只在容易被害虫侵染的组织器官中特异性表达以降低对昆虫的选择压力
B.抗虫基因作物与化学杀虫剂交替使用,使毒素基因表达产物对昆虫的选择压力间断
C.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播,使抗性昆虫品系难以发展
D.发现昆虫产生抗性后淘汰此种抗虫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中的现象是(  )
A.染色体复制B.细胞膜解体C.蛋白质合成D.核膜解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类毒素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Ⅰ.(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
Ⅱ.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g•mL-1的CuSO4的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0.1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蛋清液、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a.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清液.
b.对A试管进行加热,使蛋清变性;B试管不加热.
C.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ml0.1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A0.01g•mL-1的CuSO4溶液,摇匀.
d.观察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A、B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正在生长的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由此推断(  )
A.该植物的生长受重力的影响
B.该植物的生长不受光的影响
C.根的近地侧生长快于背地侧
D.茎的背地侧与近地侧生长素含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中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中曲线能够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由图可知,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mol/L.
(2)当浓度为10-7mol/L时,生长素对该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3)当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10-8mol/L,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填“>”、“<”或“=”)10-6mol/L,原因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使得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积累.
(4)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能够获得无子番茄,这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孩子,他们应该(  )
A.多吃钙片预防B.只生男孩C.只生女孩D.不要生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