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某同学分别按表进行五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酵母菌培养液有氧与无氧、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C正确操作获得的叶绿体色素深绿色滤液层析液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D生长状况相同的多组葡萄枝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插条的生根情况
E马蛔虫受精卵永久装片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上述五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A、E(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和物质分别是橘黄色、脂肪.
(3)B组实验能否达到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目的?不能.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修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观察内容改为“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4)C组实验所得结果发现,滤纸条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偏浅,最可能的原因是画色素滤液细线的次数过少.
(5)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观察发现,浓度为X与浓度为Y的2,4-D溶液作用的两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基本相同,已知X<Y,则浓度为Y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是促进(促进/抑制/无影响).
(6)做E组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视野图象,图中a~e细胞的分裂顺序是beacd.观察的细胞中,染色体呈紫色,可见,制作该装片时使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

分析 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3、显微镜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如检测脂肪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等都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解答 解:(1)鉴定脂肪实验中,若观察的是子叶切片中的脂肪,则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显微镜.探究酵母菌培养液呼吸类型时,在试管中进行,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试管中进行,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因此,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A、E.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3)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均能释放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组实验不能达到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类型的目的.观察内容应改为“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4)C组实验所得结果发现,滤纸条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偏浅,最可能的原因是画色素滤液细线的次数过少.
(5)某同学进行D组实验时,观察发现,浓度为X与浓度为Y的2,4-D溶液作用的两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基本相同,已知X<Y,则浓度为Y的2,4-D溶液能促进插条生根.(6)做E组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视野图象,图中a~e细胞的分裂顺序是b间期、e前期、a中期、c后期和d末期.龙胆紫能使染色体呈紫色,利于染色体的观察.
故答案为:
(1)A、E
(2)橘黄色、脂肪
(3)不能    观察内容改为“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4)画色素滤液细线的次数过少
(5)促进
(6)beacd   龙胆紫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实验、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类型、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条件及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交叉互换
B.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受细胞器的影响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D.内质网可参与物质合成和物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B.人工诱变的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C.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可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D.常用的基因运载体有大肠杆菌拟核区的DNA,动植物病毒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是动物基因工程的重要应用,目前科学家已在牛和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获得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α-抗胰蛋白酶等医药产品.下列有关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细胞可选用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
B.获得转基因动物需利用胚胎移植技术
C.鉴别药用蛋白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一般利用分子杂交法
D.转基因动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可能含有药用蛋白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奉献和坚持,下列有关科学家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的各种有机物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C.英格豪斯发现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D.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18O2中的氧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B.稀盐酸C.脂肪酶D.果胶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起来
B.常用的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是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过程,图2是荧光探针PCR技术示意图,请回答:

(1)将一定范围大小的DNA片段分别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这个群体包含这种生物所有基因,因此③叫基因组文库.
(2)获取目的基因除了图1上述途径外,还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获取.
(3)图1中经途径②获取的目的基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组件.
(4)图2是荧光探针PCR技术:PCR扩增时加入特异性荧光探针,探针完整,荧光信号无法被监测.当探针被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降解,荧光信号可被监测,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①设计引物时不能有连续多个碱基自身互补,如图3核苷酸序列不适合(填“适合”、“不适合”)做引物.

②该技术Taq酶的作用是将探针降解外,还能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③荧光探针PCR技术优点表现在:通过检测荧光强度,对PCR产物进行准确定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