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该生物体中rRNA的合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一10月考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 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游离的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
C. 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前者可产生于叶绿体中,后者的形成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D. 糖原是多糖,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肌糖原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递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宁夏学益区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有DNA和RNA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