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可以表示基因控制酶合成过程,每一种酶的合成均需3种RNA参与
B.图一所示过程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进行
C.图二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D.图二②过程所用酶是RNA聚合酶,其结合位点位于DNA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一位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图示二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⑤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⑥是翻译过程,其中④、⑤和⑥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A、核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它的合成不需3种RNA参与,A错误;
B、在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可进行转录、翻译过程,而细胞核中只进行转录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错误;
C、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病毒的复制过程,这两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错误;
D、②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其结合位点是DNA上的启动子,D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菌分解葡萄糖,首先生成__________,该物质在_________条件下,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葡萄除梗应在冲洗之__________(填“前”或“后”)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
(3)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填温度范围)。若利用果酒发酵的装置和条件,仅向发酵好的果酒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酒转化为果醋,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是一个漫长而艰的过程。分析以下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后回答问题。
实验一 1864年,德植物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实验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二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1)。
实验三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
(1)实验一中先把绿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为了使叶片显色更加明显,你将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叶绿体中形成ATP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D.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鸭梨醋饮属绿色健康饮品,既保存了鸭梨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又兼具果醋醒酒护肝、助消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图为鸭梨醋饮的制作流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得到的鸭梨汁非常浑浊,通常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过程①所用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_____________法固定,而固定酶一般不采用此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过程②所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
(4)为获得高纯度的果酒,需要对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其过程为: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碳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然后进行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灭菌操作。
第二步:接种。微生物纯化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第三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土奖”。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的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并吸引海内外众多“背包客”前来观赏。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塞罕坝林场由“千里松林”变为荒原过程体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罕坝林场能抵抗风沙,涵养水源,及吸引海内外众多“背包客”前来观赏体现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的价值。整个变迁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塞罕坝松树的能量流动过程,A、B、C、D、E分别代表能量。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科学家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是持续电刺激狗的副交感神经,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图。请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 | 心率(次/分) |
正常情况 | 90 |
阻断副交感神经 | 180 |
阻断交感神经 | 70 |
(1)据数据分析______对心脏搏动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同。______对心脏活动支配作用占优势。
(2)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还有支配肾上腺的分泌、通过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在应激免疫中发挥作用等功能。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_____。
(3)据实验可知,小鼠体内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原因是______。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______的浓度变化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与酿酒和制醋有关的问题:
(1)普通酵母菌对淀粉的利用能力很弱,且耐酒精度不高。为得到可高效利用淀粉的耐酒精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①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进行称量、溶解、定容、____________、分装、灭菌。
②经甲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__________的酵母菌菌种,再经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乙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得到可高效利用淀粉的耐酒精工程酵母菌菌种。
③下列对操作 a 和 b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都在超净台上进行,操作时要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
B、都需要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并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
C、划线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D、操作后均需要在适宜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某品牌优质食用醋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在制作酵母悬液时,为了使工程酵母菌迅速发挥作用,可加适量的__。图中过程 c 完成的标志是发酵瓶中__。过程 d 需要通入经脱脂棉__的空气。
(3)用比色计测定该优质食用醋中的葡萄糖含量,需要制作__的标准曲线。实验中一般不能更换比色杯,若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小于测定样液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葡萄糖含量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枪乌贼一条巨大神经纤维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图甲为在神经纤维上给予适当强度刺激后的t1时刻,①②③④处膜电位的情况,电位测量方式均按图乙所示。已知静息电位值为-70mV,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强,动作电位大小不断增大
B.若提高神经纤维所处外界溶液的K+浓度,则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C.若刺激点在①的左侧,②③之间神经纤维膜处于Na+通道打开的去极化过程
D.若刺激点在④的右侧,t1后的某一时刻,②处神经纤维膜可能处于K+外流的反极化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