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葡萄酒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菌分解葡萄糖生成______,该物质在_______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2)葡萄酒变成果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下,在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下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____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答案】酵母菌 丙酮酸 通入氧气 温度设置为30-35℃ 通入氧气 控制温度 乳酸 发酵容器密封不严 醋酸

【解析】

题干流程图代表果酒的制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进行酒精发酵;

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2)葡萄酒变成果醋需要在醋酸菌的作用,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3)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在没有严格灭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温度和通入氧气措施,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种。

4)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出现葡萄酒变酸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发酵液中混有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也可能是发酵容器密闭不严,导致醋酸菌生长繁殖,产生醋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 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 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①~④的反应可发生在细胞生物膜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可发生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细胞中部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B. ②可发生于胰岛A细胞的内质网中,形成的产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C. ③可发生于叶绿体的内膜上,与此反应同时发生的还有ATP的形成

D. ④可发生于线粒体的内膜上,此反应生成的ATP可用于①和②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给实验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_________(填“会”或“不会”)维持相对稳定。

2)胰岛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正常情况下,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胰岛素,以维持体内的胰岛素含量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指________。Ⅳ与图乙中________表示同一物质。

(3)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根本上是由_____(填图甲中序号)决定的。

(4)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_。本实验需用盐酸处理细胞,则盐酸对结构1和结构2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作为被捕食者的一方,往往拥有自己特别的防御措施,例如胡蜂拥有毒针,采用直接注射的方式将毒素注入捕食者的血液中。同样,许多蛙类能够分泌毒性肽,它们与捕食者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而引发捕食者呕吐、低血压、痛觉敏感等不良反应。

那么问题来了,蛙类缺少毒针这种直接注射的结构,所以将小分子毒性肽快速渗入上皮细胞就成为了最有效的下毒方式。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蛙类分泌的毒性肽的分子量达05-2 kDa,都属于大分子分泌物,无论是从大小还是理化性质上看,均不易被上皮细胞吸收。那它们是如何进入捕食者血液中的呢?答案就是抗菌肽。

抗菌肽是蛙类的皮肤分泌物,能杀死体表细菌,被认为是蛙类物种自然免疫的组成部分。其实,它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毒性肽进入捕食者血液的推手。那么抗菌肽是如何促进毒性肽进入捕食者血液的呢?体外实验利用100uM毒性肽培养上皮细胞未发现细胞裂解;而当抗菌肽与毒性肽一起培养上皮细胞时,发现细胞中乳酸脱氢酶在5分钟内大量溢出;当单独使用抗菌肽时,也产生了相似的乳酸脱氢酶溢出水平。以上实验表明,抗菌肽可以破坏细胞,使细胞层细胞彼此断裂游离,造成上皮细胞层穿孔,实验结果如下图。由此一来,毒性肽就能更快的进入捕食者血液。而体内实验也有相同的发现:有抗菌肽辅助时,10分钟毒性肽的吸收量就已经达到了引起捕食者不良反应的剂量。

1)本文讨论的生物学话题是_______

2)毒性肽是由蛙细胞的_______(细胞器)合成,通过_______方式分泌出来。

3)蛙类的毒性肽是如何快速进入捕食者血液,从而为蛙类赢得逃脱的可能?_______

4)抗菌肽是天然的杀菌物质,已广泛应用于药品的研发。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在研究抗菌肽的医药价值时,还应充分考虑哪些问题?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

B.图中bc代表的是高能磷酸键

C.水解时和c键相比,b键更容易断裂

D.图中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念珠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温度对念珠藻代谢影响的实验(图二,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并绘制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变化过程图(图一)。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适宜光照mL/h

0

+4

+11

+18

+26

+22

+13

+9

黑暗mL/h

-2

-4

-7

-11

-16

-23

-28

-21

1)图一中不应该存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一中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序号有______

25℃时念珠藻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如果图二装置中添加的是NaOH时,红色液滴左移;如果添加的是蒸馏水时,红色液滴左移;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宜光照下,10℃时念珠藻能否正常生长?______(填能或不能)。3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15℃时的______倍。

4)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上述实验中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以校正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5)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念珠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向图二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在短时间内,这将导致念珠藻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当容器内NaHCO3溶液的浓度超过5%时,念珠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急剧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

B.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C.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水稻和番茄对无机盐离子与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