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解答 解:(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较向光侧浓度高,即N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使燕麦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作用,根2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此浓度抑制细胞生长.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较低,此浓度促进细胞生长,玉米幼苗根向地生长.由于重力作用,茎2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生长快,茎1处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细胞生长没有近地侧快,导致玉米幼苗茎背地生长.
(3)图三所示三个芽中,顶芽1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原因是顶芽1处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往侧芽1、侧芽2处运输,由此可以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4)BC段的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图四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由于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分别向左移动.
(4)图一至图四中,图二、图三、图四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故答案为:
(1)弯向光源 N
(2)向地 根2 慢 背地 茎2 快
(3)顶芽1 顶芽1 侧芽1、2 主动运输
(4)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逐渐减弱 向左
(5)图二、三、四
点评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能结合图形,明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及不同不同生长素浓度的效应;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是Dd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 B.l︰l︰l︰l C.l︰2︰1 D.9︰3︰3︰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陕西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蜡状杆菌可以被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通常用的方法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分子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项 | B. | 2项 | C. | 3项 | D. | 4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 |
B. |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 |
C. | 结构①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 |
D. | 结构①中存在核酸,而结构④则不含核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图的G1、G2时期细胞核将大量消耗核糖核苷酸 | |
B. | 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的S期 | |
C. | 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 |
D. | B图中DNA含量为4C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1.25%,37.5% | B. | 75%,37.5% | C. | 81.25%,25% | D. | 7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为细胞本身和非绿色细胞提供有机物 | |
B. | 精子细胞的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 |
C. | 胰腺腺泡细胞内质网发达且附着有核糖体,利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 | |
D.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有利于红细胞的自我更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
单糖 | 无 | 无 | 有 |
二糖 | 有 | 有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