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细菌与颤藻的共性结构特征是二者都不具有(  )
A.细胞膜B.核膜C.细胞壁D.核糖体

分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颤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篮球藻等.它们均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只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等.

解答 解:细菌与颤藻都是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都没有核膜,只有拟核,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区分细菌和蓝藻的区别,并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某大肠杆菌 DNA 分子结构的片段,据图回答:

(1)图中 2 是脱氧核糖.1和2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1、2、3 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2)3有2种,中文名称分别是胞嘧啶、鸟嘌呤.
(3)DNA分子中3与4 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N废物的是含氮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
A.分裂前的间期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C.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D.精细胞的变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类ABO血型由IA、IB、i控制,IA对i显性,IB对i显性,IA与IB共显性.一对为A型和B型的夫妇已有一个O型血女孩,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那么他是O型血的概率是(  )
A.$\frac{1}{2}$B.$\frac{1}{3}$C.$\frac{3}{4}$D.$\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南通二模)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的化合物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其R基为(  )
A.H-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蛋白质、核酸、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B.C、H、O、NC.C、H、O、N、PD.C、H、O、N、S、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虫棉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和纤维素,果胶酶能够水解果胶.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处理果泥,以提高果汁产量.某生物学习小组通过测定果泥的出汁量,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假设】不同温度条件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实验过程】分别在10℃、20℃、30℃、40℃、50℃、60℃、70℃、80℃条件下重复
如图1的实验操作,并记录果汁量,绘制出图2.请分析回答:

(l)实验操作过程中,果泥与果胶酶混合前后(如①→②所示步骤)设置温度应相同(填“不同”或“相同”).在图2的实验结果中,当温度为40℃时收集的果汁量最多;
(2)在40℃至80℃范围,酶的活性逐渐随着温度升高,收集的果汁量逐渐减少,结果说明果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高温使酶失活;
(3)果胶酶只能催化果胶水解,不能催化纤维素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4)果胶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填“增加”或“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