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某禾本科植物的株高受到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M、m、N、n来表示,在对株高的贡献上,两种显性基因相同,两种隐性基因也相同,基因型为MMNN的成熟个体株高为40cm,基因型为mmnn的成熟个体株高为20cm,现有一株株高为30cm的个体,让其与株高为20cm的个体杂交,产生多株后代,与杂交实验结果相符的后代株高的类型数量及株高(cm)是(  )
A.1,30B.2,25、30C.3,30、25、20D.2,35、30

分析 由题意知,该植物的株高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对株高的贡献上,两种显性基因相同,两种隐性基因也相同,MMNN株高为40cm,mmnn株高为20cm,因此每一个显性基因的效应是增加(40-20)÷4=5cm,即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株高是40cm,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株高是35cm,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株高是30cm,含有1个显性基因的株高是25cm,不含有显性基因的株高是20cm.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株高为30cm的个体含有2个显性基因,与株高为20cm(mmnn)个体杂交,后代个体显性基因的数目是2个、1个、0个,因此株高是30cm、25cm、20cm三种.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生物的数量性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神经和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c、d.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5)如图2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 的分泌活动,腺体A 表示的器官有甲状腺和肾上腺.
②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抗利尿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分的重吸收.
③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现象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离过程中
D.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断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即为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蓝藻细胞内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罗马数字表示反应物中元素的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Ⅰ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图示中Ⅱ转化过程的发生能够产生ATP
C.图示中Ⅲ对维持大气成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图示中Ⅳ转化过程中形成的[H]与呼吸作用中[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度四川彭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醛固酮,则作用的靶器官是

(2)若图甲中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3)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 ;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结构③的名称是 ,②中的液体为 ,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4)若细胞4能产生细胞因子,它是由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胸腺素能够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T细胞的功能。下列病人中不适合用胸腺素的是

A.器官移植的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下肢运动障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与HIV相同,主要寄生在如图c细胞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传入神经元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C.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的结构一定很稳定
D.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是由c传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