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出的鸡成熟红细胞膜应含有蛋白质、脂质、多糖等物质
B.人的成熟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不会发生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细胞体积不变
C.观察时可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分析 制备细胞膜实验:
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
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解答 解:A、细胞膜含有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质(主要是磷脂)、糖类等物质,A正确;
B、人的成熟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会发生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水分子进出细胞平衡,细胞体积不变,B错误;
C、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换用高倍镜,C正确;
D、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技人员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并大规模培养,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干扰素基因一般来自cDNA文库,cDNA中没有(填“有”或“没有”)启动子.获得的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进行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应将扩增后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3)检测人的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是否转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作为探针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CO2固定减少引起的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是同步的
C.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d,光合速率下降不可能是由叶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减A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光合速率
B.C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仍然能够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20℃和35℃生长速度相同
C.每天12h光照、12h黑暗,20℃时,该植物生长最快
D.每天12h光照、12h黑暗,长期保持35℃植物无法存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培育了众多的转基因生物并开发了转基因食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生物体内导入了外源基因B.转基因食品一定对人类健康有害
C.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一定改变D.我国十分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0)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约为(  )
A.$\frac{1}{3}$B.$\frac{1}{2}$C.$\frac{2}{3}$D.$\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植物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该植物的性别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实验如表所示.

PF1F2(由F1中的正常株自交获得)
纯合全雌株×纯合全雄株正常株131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
=27:90:28
纯合全雌株×正常株全雌株:正常株
=65:63
全雌株:正常株
=32:95
请回答:
(1)实验一中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说明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一中F1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F2正常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1}{5}$.
(3)实验一F2中的全雌株和全雄株杂交获得F3,则F3中能稳定遗传的正常株占$\frac{1}{9}$.
(4)卖验二中从P→F1遵循分离定律.若实验二F1的某一正常株自交获得F2,F2均为正常株,可能的原因是P中的全雌株(选填“P中的全雌株”、“P中的正常株”、“F1中的该正常株”)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蜣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C.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的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