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卷 题型:选择题
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兴趣小组将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图甲中的a点,此时植物细胞内直接影响室内的CO2浓度的生命活动是 。该过程的反应总式是 。(2分)
②在光照强度大于 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d点之后,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图甲曲线表示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向 移动。
④由图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发生的变化是 。
(2)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等。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实验步骤:
①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并通过差速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提取液(基质都保持生物活性),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② 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在适宜条件保温。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向A、B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与分析:
④若观察到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的现象。
可得出结论: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若观察到 (现象)
可得出结论: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卷 题型:单选题
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