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科学家仅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成功地将已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纤维上皮细胞诱导成多潜能干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GiPS细胞).图是利用GiPS细胞对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小鼠进行基因治疗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在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使上皮组织细胞彼此分散,若用传代培养的细胞应不超过10代,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的二倍体核型(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
(2)科学家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小鼠成纤维上皮细胞进行处理,促使已经(高度)分化的成纤维细胞“重新编程”产生GiPS细胞,这些GiPS细胞与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性质相同.
(3)过程③中,导入的重组质粒中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组件是启动子和终止子,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若利用GiPS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早期胚胎(桑椹胚、囊胚),再经胚胎移植技术,可较容易得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个体.
(5)GiPS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可以直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图中培育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该小鼠体内与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分析 1、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细胞开始分化的时期是:囊胚期(其中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全能性,为胚胎干细胞).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4、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解答 解:(1)过程①中,在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使上皮组织细胞彼此分离,若用传代培养的细胞应不超过10代,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不发生变化.
(2)科学家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小鼠成纤维上皮细胞进行处理,促使已经高度分化的成纤维上皮细胞“重新编程”产生CiPS细胞,这些CiPS细胞与囊胚中内细胞团细胞性质相同,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过程③中,导入的重组质粒中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组件是启动子和终止子,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若利用CiPS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早期胚胎,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再经胚胎移植技术,可较容易得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个体.
(5)CiPS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可以直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图中培育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该小鼠体内与异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故答案为:
(1)正常的二倍体核型(遗传物质)
(2)(高度)分化  内细胞团
(3)启动子   终止子   标记基因
(4)早期胚胎(桑椹胚、囊胚)   胚胎移植
(5)不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基因过程、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面关于酶的分离提纯和固定化技术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一般来说,胞内酶比胞外酶更容易提纯
B.固定后的酶很难保持活性
C.分离提纯中先过滤获滤液再使酶蛋白沉淀
D.酶的固定化方法中都需要借助特定的不溶于水的承载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三农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地块
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
A.KB.NC.P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所述四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变化情况与如图中走势一定不相符的是(  )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
A温度或pH酶活性
B生长素浓度根生长情况
C时间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D饮水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深(米)
个体数量
      物种甲
物种乙

物种丙
0.51005010
0.71206015
0.92007020
1.11208025
1.31009030
1.5010035
1.709040
1.908035
2.10020
2.3000
(1)图中“?→桑”表示植物(桑)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模式图中“?→池塘”的箭头是否正确?正确.理由是这一箭头表示池塘中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如图中所示,鱼A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4)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在生态农场中,把蚕的排泄物经处理后作为农作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增产,请从光合原理解释农作物增产的原因,蚕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6)调查发现,该池塘内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甲、乙、丙在池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如上表所示.其中最可能是生产者的是甲.
(7)甲、乙、丙在生态学上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否.原因是甲乙丙中缺少微生物(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2)图中A过程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抗原类物质.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4)制备过程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为避免毒害,常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更换培养液(基).
(6)如果破坏杂交瘤细胞中的核仁,抗体合成将不能进行,因该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其放电频率随体温变化而改变,如图所示,S点(曲线a与b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下丘脑温度变化的曲线
B.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S点将右移,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导致体温升高
C.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
D.体温持续偏低虽会降低体内酶的活性,但体温升高后可恢复,故对人体基本无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一定有关的是(  )
A.人类的47,XYY综合征和47,XX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B.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酵母菌时出现小菌落
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D.基因型为AaXnY小鼠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扶沟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