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中,a、b、c、d代表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a—质粒RNA | B.b—DNA连接酶 |
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D.d—外源基因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⑤ | D.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右图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可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 |
B.图中共有5种碱基,对应8种核苷酸 |
C.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也会发生该过程 |
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 Ab ab | B.Ab aB aB |
C.Aa Bb AB | D.AB aB 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A∶T∶C∶G 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
A.1∶2∶3∶4 | B.4∶3∶2∶1 | C.2∶1∶4∶3 | D.1∶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