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所举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染锈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请回答:
(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取样.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野兔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4)图1为一小型植物园的一个花圃,在花圃中育有牵牛花(蔓生)和向日葵.某校高二学生对该花圃上的某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制订了如下方案:
请回答:
①确定调查对象:花圃中栽有漂亮的牵牛花和向日葵,在确定调查对象时应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合适.
②确定样方: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为宜;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③计数及种群密度的计算: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该种群密度值应为各样方种群密度的
④图2是调查时确定的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⑤如表是同学们调查花圃上某植物的结果统计,该植物的种群密度为株/m2
样方/m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 | 0 | 2 | 3 | 3 | 4 | 6 | 4 | 2 | 3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1)图中阴影部分M的意义有:(多选)
A.细胞呼吸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
B.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
C.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差
(2)当氧浓度为5%时,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形成的产物有;
(3)当氧气浓度为10%时,两曲线相交于P点,此时的呼吸类型为 , 请写出反应式 , 据图分析计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是氧浓度为0时的倍;
(4)据以上图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调节到点对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 )
A.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 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煤和石油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某种激素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有关,这种激素是
A. 赤霉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
B.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C. 基因是DNA分子的任意片段
D. 基因组成相同的两个个体性状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稳态调节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全部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则可逆转这些效应.应激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 , 促进垂体释放 , 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使的生成增加.研究表明B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而淋巴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调节.
(3)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与淋巴细胞膜上的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有个羧基.
(2)该化合物有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
(3)该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反应形成的,可用(试剂)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