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图示可知: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而蛇和鹰均占有多个营养级.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3、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4、种间关系:
(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解答 解:(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未在图中体现的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根据题意,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鼠的种群数量=30×40÷15=80只.调查范围是2hm2,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只80÷2=40只/hm2.
(3)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4)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
(5)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kg,至少消耗草的质量为1÷20%÷20%=25kg.
(6)猫头鹰捕食蛇,为捕食关系;蛇和猫头鹰都捕食鼠,为竞争关系.因此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故答案为:
(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40只/hm2
(3)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水平分布)
(4)随机取样
(5)25
(6)捕食和竞争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掌握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表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 | |
B. | ③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 |
C. | Aa能产生数目相等的配子,即雄配子:雌配子=1:1 | |
D. | 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实践中,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滤膜法来计数细菌 | |
B. | 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 |
C. | 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 |
D. | 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酵母菌和硝化细菌都无法生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蝗虫和植物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 |
B. | 蝗虫是二级消费者 | |
C. | 蝗虫是初级消费者 | |
D. | 蝗虫是生产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则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β位上 | |
B. | 若用带有32P标记的ATP作为R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R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α位上 | |
C. | ATP中的“A“与组成DNA的腺嘌呤相同 | |
D. | ATP和RNA彻底水解后,相同的产物有2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
B. | 侵染过程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
C. | 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
D. | 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frac{1}{{2}^{n-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 D.降低CO2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