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是氧气(或O2),,其产生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光、(酶),该过程不能(填“能”或“不能”)发生在水稻植株的所有细胞中;
(2)图中③产生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填场所)中被利用;ATP合成酶存在于b(填“a”或“b”)的内膜上;
(3)图中①、②进入a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如果用18O标记进入a中的①,则一段时间后可能检测到含有18O的物质有C6H12O6、③、①(用图中的分子式和序号回答);
(4)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大气中)CO2(或①)的浓度 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5)该细胞能(填“能”或“不能”)作为同时观察a和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梳理相关的知识点,根据选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据图分析,④是经叶绿体释放的,有进入线粒体的氧气,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叶绿体中的)色素、光、(酶),该过程不能在水稻植株的所有细胞中发生,只能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发生.
(2)图中③是丙酮酸是葡萄糖的酵解的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利用.b表示线粒体,ATP合成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3)图中a是叶绿体,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水,它们进入叶绿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用18O标记进入a中的①,则一段时间后经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能检测到含有18O的物质有C6H12O6、③、①.
(4)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大气中)CO2(或①)的浓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5)图示细胞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该细胞同时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可以作为同时观察a和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故答案为:
(1)氧气(或O2)   (叶绿体中的)色素、光、(酶)   不能
(2)细胞呼吸第一   线粒体(基质)   b
(3)自由扩散   C6H12O6、③、①
(4)增加(大气中)CO2(或①)的浓度
(5)能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曲线对知识进行模型构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也可能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B.雾霾中的气溶胶粒子是引发肺癌的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肽键是在什么之间形成的(  )
A.磷酸根与羧基B.羧基和氨基C.醇基和糖基D.醛基和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使小鼠吸收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随即测定血浆中被标记的氨基酸量,10天后测定血浆中出现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定时测定了某人空腹时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甲可知,氨基酸被利用的途径之一是合成蛋白质.
(2)据图乙可知:
①假若此人血浆中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此变化趋势反映了体内储藏的消耗脂肪增多,而细胞对糖的利用量(相对血浆脂肪酸的利用而言)则是减少(增加、减少).
②假若此人的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体内蛋白质的变化可通过定时检测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来说明这种变化.建议此人摄入营养时适当增加蛋白质类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减弱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还原氢,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部分用于合成ATP
C.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D.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由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较高,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低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肝)糖原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
(2)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转运,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血糖浓度的稳定.
(3)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高.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AA与aa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取表现型为显性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显性与隐性性状之比为(  )
A.8:1B.3:1C.9:1D.1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初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描述,错误的是(  )
A.若Ⅲ-1和Ⅲ-4是纯合子,Ⅱ-1是杂合子,子代患病概率为$\frac{1}{36}$
B.若Ⅱ-1、Ⅲ-1和Ⅲ-4是纯合子,子代患病概率为$\frac{1}{48}$
C.若Ⅱ-1、Ⅲ-1和Ⅲ-4都是杂合子,子代患病概率为$\frac{9}{100}$
D.若Ⅱ-1、Ⅲ-1是杂合子,Ⅲ-4是纯合子,子代患病概率为$\frac{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