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故A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可以推测 (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a=b,细胞吸水、失水保持动态平衡
C.可能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结果或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结果或结论
A
双缩脲试剂A、B液与蛋白质样液混匀后,将试管水浴加热
溶液呈紫色
B
用甲基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显微镜下线粒体呈蓝绿色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石灰水变混浊一定是有氧呼吸
D
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葡萄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 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

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细胞器膜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分离时容易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反应阶段
B.靶细胞裂解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也就失活了
C.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淋巴因子
D.效应T细胞分泌的穿孔素以主动运输方式跨过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动植物体内共有的糖(    )
(1) 糖原(2)淀粉(3)蔗糖(4)乳糖(5)核糖(6)脱氧核糖(7)葡萄糖(8)果糖

A.(2) (3) (8) B.(1)(4))(6) C.(1)(5)(6) D.(5)(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