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如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基因A或a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B.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乙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杂合子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D.若有利基因的频率变化如曲线甲,那么该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

分析 分析曲线图:经过相同的代数,甲的基因频率变化的较快,乙的基因频率变化的较小慢,所以甲曲线代表自然选择对a有利,对A不利;乙曲线代表自然选择对A有利,对a不利.

解答 解: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A正确;
B、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基因频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速度快,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a基因频率变化曲线,B错误;
C、乙曲线代表自然选择对隐性纯合子(aa)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错误;
D、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环境改变对基因频率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的实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25℃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100cm2 叶•小时)
B.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mg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a点下移,b点将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水解→制作涂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涂片→冲洗涂片→水解→染色→观察
C.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D.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水解→制作涂片→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对氧气的需求量高于正常个体
B.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岛素为拮抗作用
C.体温调节过程中,体温的降低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体温升高只有神经调节参与
D.长期注射性激素可导致性腺的衰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替代澄淸的石灰水来检测酒精的生成
B.通入的空气需先经NaOH溶液处理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C.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都将变为灰绿色
D.实验证明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成CO2和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三组实验:
实验一: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植株B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三: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植株B的雌花上,授粉,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上述三组实验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实验紫红玉米粒黄玉米粒
587196
0823
412396
(1)实验三中,♂为A,若要保证B植株只接受A的花粉,应对B进行套袋操作.
(2)玉米粒颜色中隐性性状是黄玉米粒,理由是实验一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3:1的性状分离比.
(3)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二的子代中黄玉米粒基因型为gg,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的基因型为GG、Gg.
(4)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2}{3}$.
(5)实验组三的交配方式称为测交,此交配方式的应用检测杂合子一代的基因型(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果蝇(2N=8)的眼色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B、b)和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有关,B基因只对E基因有抑制作用,b基因无此功能(图1).图2为用甲、乙进行的杂交实验.

(1)从图1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自然界中果蝇眼色以红眼和朱砂眼为主,白眼个体极罕见(捕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很弱),此现象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或进化)的结果.
(2)F2中红眼的基因型有9种.若将F2红眼中的雌(填“雌”或“雄”)性个体,与F2中的白眼个体交配,则子代中白眼个体的比例为$\frac{1}{8}$.
(4)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F1中果蝇精原细胞中基因B、E及等位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中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其原因是基因E与e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或交叉互换).
(5)用适宜强度的超声波处理图3所示成年雄果蝇精巢,能使Ⅱ号染色体E、e基因所在的片段从原染色体上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到X染色体末端.缺少E或e基因的精子不能受精.欲判断该果蝇是否发生变异及变异类型,可根据该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的子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子代中红眼雌:朱砂眼雄:白眼雄=2:1:1,则该雄果蝇没发生变异;
②若子代全为红眼雌,则该雄果蝇发生了丙类型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野生型雌雄同株青蒿是二倍体.已知其秆的颜色和叶的形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为研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能(填“能”或“不能”)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通过自交进行实验,其原因是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只能产生两种配子,自交结果无差异.将纯合的白青秆分裂叶植株和纯合的紫红秆稀裂叶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白青秆分裂叶:白青秆稀裂叶:紫红秆稀裂叶=1:2:1,则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假如控制秆的颜色和叶的形状的基因仅有一对位于青蒿的5号染色体上,又知等位基因(C、c)与(D、d)也位于5号染色体上(见图).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自交(基因型为CC或DD的个体不能成活;各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若白青秆稀裂叶:紫红秆稀裂叶=3:1,则说明控制叶的形状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
(3)用纯合的稀裂叶植株不用填和分裂叶植株不用填进行杂交,F1中偶尔发现几株分裂叶植株.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杂交时,母本去雄不彻底,分裂叶植株自交(只考虑杂交实验中有关操作失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别由字母A、a,E、e,F、f表示)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的途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推断图中有色物质I代表紫色(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ff,将F2中的蓝花植株自交,F3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frac{5}{36}$.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蓝花=1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