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用32P标记了人体的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46和46B.中期92和46C.后期92和46D.后期92和46

分析 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的分析:“类胚胎干细胞”来自人体,人体的一个正常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为46,有丝分裂过程中只有后期染色体加倍(92),其他时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都相同(46),故无论经过几次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条数都是46,后期染色体条数都是92.
有丝分裂中期、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以1个DNA分子为例,双链被32P标记,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32P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1/2的DNA分子被32P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而这2条没有分开的染色单体上,其中有1条被32P标记,导致整条染色体也被32P标记.

解答 解:据分析可知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分别为46和92条.而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1条链被32P标记;
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frac{1}{2}$的DNA分子被32P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故被标记的染色体为全部46条,而后期由于染色单体的分开,染色体加倍,为92条故被标记的染色体只有一半,即46条.
故选:A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葡萄的生长需要较强的光照、较高的温度,春季大棚中的弱光、低温条件影响其生长.科研人员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研究葡萄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葡萄的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挑选长势相同、具有5~6片真叶的某种葡萄幼苗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分别在常温(25℃)、低温(15℃、5℃)的环境中培养8天,然后恢复常温培养4天.
②在培养的0、2、4、6、8天和恢复常温培养的第2(R2)天、第4(R4)天,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③记录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甲组,因变量是SOD活性(活力)和MDA含量.
(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体内可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的累积可引发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的清除活性氧的酶之一,对保护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膜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膜脂过氧化会造成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增加、不变、减少).
(3)综合图1、图2所示结果可知:15℃的低温处理,对葡萄幼苗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判断的依据是恢复常温培养后,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接近于正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二中的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请据图回答:

(1)图一到图二所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DNA$\stackrel{转录}{→}$(m)RNA$\stackrel{翻译}{→}$蛋白质.
(2)图一中的②和④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为脱氧核糖,后者为核糖.
(3)若图一中的①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③的合成,其名称为RNA聚合酶.
(4)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的结构简式是-N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表示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倍数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曲线X和Y的差值可表示环境阻力
D.若不考虑迁入迁出,曲线Y表示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
A.硝化细菌将CO2还原为糖类B.萤火虫发光细胞发出荧光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植物根细胞逆浓度吸收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有关
B.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胆固醇、性激素、胰岛素都属于脂类
D.乳糖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都由葡萄糖连接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高等生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CO2
(2)④、⑤、⑥代表能量,其中最多的代号是⑥.
(3)[H]与O2结合生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5)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氧,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乳酸.
(6)若图示过程产生了6mol CO2,则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要产生相同的CO2,需3mol葡萄糖.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O2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比是2:3,这是因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2:3
(7)空气中氧气要想进行有氧呼吸要经过22层磷脂分子层,9层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常见的有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等.请结合这些微生物的特点及产品的制作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较高”或“较低”)的环境中,并进行通气(“通气”或“密封”)处理,以加快果醋产生.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2)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
(3)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与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0℃以上的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一: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甲种玉米幼苗分成三组,一组对照,另两组在5℃低温下处理4天后放在25℃,光照强度分别为800勒克斯(lx)、60勒克斯(lx)的条件下恢复4天后,测其光强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
(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0℃以上)低温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最耐低温的是丙,判断的依据是,该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含量高.

(3)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伤害后恢复期光照强度的不同对恢复后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条件应为:一直生长在温度为25℃,光强为800lx条件下.
(4)由实验二可知,弱光(60lx光强或低光强)有利于低温伤害的部分恢复.
(5)结合实验一、二分析,早春遭遇“倒春寒”后会造成玉米减产的原因分别是低温会引起叶绿(光合色)素减少,既使在适当条件下光合作用也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恢复
(6)实验期间,低温处理的玉米的干重并未受到影响,其原因可能是低温时呼吸作用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