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分)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 。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取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 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 。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筛选目的菌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在该培养基上生长(2分) 异养型

(2)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涂布平板法 (3)①和②(2分) (4)①②③(2分)

(5)酚红指示剂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PH增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2分)

(6)106或105(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目的菌,其原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所以,该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转为固体培养时,欲获得单菌落,依图示信息可以推出,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3)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等进行灭菌,即需要对①和②灭菌。

(4)在实验时,如果取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操作失误即①②③等都会导致分离筛选的菌落数多。

(5)“目的菌”合成的脲酶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成氨,氨可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6)表中数据显示,稀释倍数为106和105时,得到的菌落数分别是36个和248个,因此106或105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广东增城新塘中学高二上期中(文)生物(解析版) 题型:?????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

A.都要用到显微镜

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_________和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图示坐标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C.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D.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B.利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逐个记名法和目测估计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上期末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Ⅰ.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

(2)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

(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 ,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是 。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DNA粗提取及鉴定的相关问题。

(1)在提取DNA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NaCl溶液,其作用分别是:①2mol/L NaCl溶液: ;②0.14 mol/L NaCl溶液: 。

(2)用鸡血提取DNA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每100 mL血液中加入3 g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3)鉴定DNA所用的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上期末质量监控生命科学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8分)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淋巴细胞分泌的 。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图2中的FasL称“死亡因子”,Fas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 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 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致敏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蚕豆根尖(细胞含6对染色体)制成装片后,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A.复制后形成的24个DNA分子

B.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C.染成深色的12条染色体

D.细胞膜的中部向内凹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