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质壁分离 | B. | 吸胀吸水 | C. | 质壁分离复原 | D. | 渗透吸水 |
分析 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解答 解:A、干旱时,外界溶液的浓度高,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
B、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未成熟的细胞才吸胀吸水,B错误;
C、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错误;
D、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成熟的细胞才渗透吸水,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的区别,另外区分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外因,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武汉钢铁公司第三子弟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试管动物技术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过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B.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内成熟,在体外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过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C.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D.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内成熟,在体外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特异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获得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树突状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激发特异性免疫。树突状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 )
A.能够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B.具有与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相似的作用
C.能识别抗原,引起相应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D.树突样突起增加了与免疫系统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仲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将细胞质区分成不同的隔室,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________上填名称):
(1)图中[ ] 和核膜相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体现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 ]核膜上有 ,如________
(物质)可以通过该结构。
(3)在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 。
(4)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5)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 |
B. | 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 |
C. | 这种合成方式可以大大增加翻译的效率 | |
D. | 细胞中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要时间越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
B. | 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 |
C. |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 |
D. |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 |
B. | 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与核孔有关 | |
C. |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的唯一场所 | |
D.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