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B. | 没有35S | ||
C. | 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D. | 都有32P |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亲代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并且亲代DNA作为模板和指导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过程中利用的原料全是来自于大肠杆菌.而大肠杆菌中含35S标记,因此合成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全部含35S;由于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只有少量含有32P,因此绝大多数噬菌体中不含32P.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只有激素 | |
B. | 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 |
C. | 所有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 |
D. |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正交和反交法,研究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 |
B. | 用显性雌型个体与隐性雄型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 |
C. | 用测交法,研究某生物个体是否是纯合子 | |
D. | 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研究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项目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只) | 雄性个体数(只)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A. |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hm2 | |
B. |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 比可能会偏低 | |
C. |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frac{♀}{♂}$)为$\frac{8}{9}$ | |
D. | 如经调查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增长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人体部分血糖调控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图中②和⑤过程可同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脂肪转化成葡萄糖
B.低血糖状态时,除图中途径外还可通过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
C.高血糖状态时,④过程可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D.在血糖调控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以通过反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
B. |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 |
C. | 培养基成分不同 | |
D. |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在0℃环境和在25℃环境中相比,产热和散热都多 | |
B. | 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调节中枢都是下丘脑 | |
C. | 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 |
D. | 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增多,增加产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 | B.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果糖 | ||
C.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DNA | D. | 核糖体的成分:蛋白质、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 |
B. | 实验的结果中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 | |
C. | 加入的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 |
D. | 实验的结果中色素吸收光谱是在蓝紫光和红光区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