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过程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说明整个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解答 解:(1)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过程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说明整个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故答案为:
(1)DNA双链复制     引物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2)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   共用一套密码子  蛋白质工程
(3)农杆菌转化法     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中,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利用土壤农杆菌把编码霍乱毒素的无毒性β链的基因转移到苜蓿细胞,再将其培养成幼苗,食用这种苜蓿苗后,霍乱毒素β链很快被喉、肠胃等部位的分泌性粘液细胞吸收,刺激特异性抗体的大量产生,使机体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1)构建重组DNA分子常用的工具酶是 ,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2)图中过程②采用的方法是 ,Ti质粒上有一个tms片段能促进生长素的大量合成,在对Ti质粒改造时要将该片段去除,其原因是

(3)该实验中将农杆菌转入苜蓿细胞的原生质体后,需再生细胞壁,实验室检测原生质体是否再生出细胞壁的方法是

(4)含目的基因的苜蓿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经过 两个重要阶段能发育成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某物质数量的变化.图2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
(2)细胞a处于四分体时期,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发生的变化是减少了一半.
(3)细胞a、b、c、d、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eb.
(4)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de,曲线图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④⑤⑥.
(5)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a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离子载体使得细胞内外的该离子浓度总是趋于相等,由此可知(  )
A.该离子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B.该离子通过此载体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C.呼吸作用有利于维持膜两侧该离子的平衡
D.该离子跨膜运输总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阻遏是生物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生命系统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达到自我干预和自我保护的目的.下列有关阻遏的生物学事实描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中食物和空间对种群呈“J”型增长有阻遏作用
B.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对其生长无阻遏作用
C.负反馈调节对体内甲状腺激素过高有阻遏作用
D.隔离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有阻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据报道,在印度新德里居民饮用水中,科学家们曾发现多种携带特殊基因的超级细菌,它们能抵抗几乎所有已知抗生素,一旦肆虐爆发,人类将面临“无药可治”的困境.关于“超级细菌”产生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细菌进化引起“耐药性”基因突变D.抗生素对“耐药性”基因进行了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②、⑤代表的物质依次为信使RNA、转运RNA.
(2)写出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主要部位是细胞核,翻译发生的细胞主要部位是细胞质(核糖体).
(3)若④代表一个氨基酸,根据对应的密码子写出其名称甲硫氨酸.
(4)若该基因合成的物质是用来催化光能转变为ATP中化学能的过程,则该酶的存在部位是类囊体的薄膜上.若该基因合成的物质是用来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则该酶存在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使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2,4-DD.乙烯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合子B.根尖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