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它由垂体细胞合成.
(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翻译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表现出协同作用.
(6)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小时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正常增殖(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细胞数量越多(或增殖速率越大).

分析 分析图解:图1中可以看出,激素A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激素A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核来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激素B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表面,激素B与受体结合后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图2中可以看出,肾上腺素的浓度不同,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没有变化,说明肾上腺素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而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越来越多.

解答 解:(1)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垂体合成.
(2)胰岛素能与图1中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岛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和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4)蛋白激酶如果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则使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进而改变其生理功能.
(5)mRNA经过翻译过程合成了蛋白质(新的蛋白酶).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表现出协同作用.
(6)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肾上腺素浓度增大培养液中甲状腺瘤组织细胞数量不变,说明在肾上腺素溶液中细胞能正常增殖;而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中随浓度增大甲状腺瘤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说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细胞数量越多.
故答案为:
(1)垂体
(2)b 信息交流 升高
(3)神经递质
(4)(蛋白质)空间结构
(5)翻译 协同
(6)正常增殖  细胞数量越多(或增殖速率越大)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的激素调节、激素的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相关激素如醛固酮、甲状腺激素等的生理作用;明确激素调节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能够从图解中获得解题的相关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但功能有一定区别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
A.60只B.100只C.80只D.4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大麻是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正常二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若将大麻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A.9+XB.9+X或9+YC.18+XYD.18+XX或18+Y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2)人体消灭感冒病毒的细胞免疫过程是:T细胞在接受相关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感冒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3)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正是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才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4)当某些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于免疫活性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平衡)点提高,并通神经-体液调节方式,引起相应的生理和代谢反应,最终导致人体俸温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要消耗ATP
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C.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也要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D.胰岛B细胞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需要载体的协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玉米是单性花植物,其植株紫色基因(B)对绿色基因(b)是显性,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绿株、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试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糯性绿株与糯性紫株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其F2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并且在花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套袋和人工授粉等操作,得到的F1再与上述纯种品系中的糯性绿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糯性绿株:糯性绿株:糯性紫株:非糯性紫株=1:1:1:1即可验证该定律.
(3)在种植糯性绿株和非糯性绿株的玉米田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玉米.
①若判断该变异是否由染色体变异引起,可观察黄株玉米的染色体情况,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分裂中期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②若观察发现该黄色植株未发生染色体变异,为确定变异类型,进一步进行试验:种植该黄株玉米,使其自花传粉,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1,即可验证该变异为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某种致病的病原体对机体前后分别进行2次免疫,分别检测机体血清中的抗体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图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机体被免疫之前可能未接触过该种病原体
B.b点肯定是这次实验的第2次免疫的时间点
C.b点后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与a点之后发生的过程基本相同
D.第1次免疫如果机体产生一定的患病症状,第2次免疫却不一定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1三体综合征患者在我国估计不少于100万人,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该病属于(  )
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