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实验条件 | 液滴移动 (mm/h) | |
光照(lx) | CO2(%) | ||
… | … | … | … |
6 | 800 | 0.03 | 右移60 |
7 | 1000 | 0.03 | 右移90 |
8 | 1000 | 0..05 | 右移112 |
9 | 1500 | 0.05 | 右移112 |
10 | 1500 | 0.05 | 右移90 |
… | … | … | … |
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中植物既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光合作用.当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但多余的二氧化碳会被缓冲液吸收,所以气体总量减少,液滴会左移;当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增多而二氧化碳减少,但缓冲液能维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气体总量增加,液滴会右移.表格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来观察液滴的移动距离.
解答 解:(1)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而二氧化碳量由缓冲液进行调节,因此使表格中每组装置中液滴均右移.6、7两组实验可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同;8、9两组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自变量为光照强度,但是液滴移动的距离相等,说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因此限制因素为CO2浓度.
(2)图中第6、7组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光照强度不同,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第7、8两组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因此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当装置中CO2浓度为0.03%时,光照强度增大到1000klx 时,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
(3)若给植株添加H218O,该水将会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反应中水发生光解产生氧气和[H],因此一段时间后空气中能检测到18O2.
(4)若将该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短时间内装置中毛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由于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CO2被缓冲液吸收,因此导致装置中气体总量减少,使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向左方向移动.
(5)图中第6组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03%,光照强度800klx时,液滴右移60mm/h;比较第8、9组,发现二氧化碳浓度为0.05%时,光照强度为1000klx或1500klx时,液滴都右移112mm/h,说明了光强为800lx,CO2为0.05%,液滴右移最小值为60mm/h、最大值为112mm/h.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CO2浓度
(2)1000
(3)能 光反应水分解产生18O2
(4)左 因为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装置内的O2,产生的CO2被缓冲溶液吸收,气体减少,气压降低
(5)60~112
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水中氧元素的转移途径、主动运输等相关知识,本题将两种重要代谢作用的关系设计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同时又用缓冲液来调节装置中二氧化碳量,在解题时能够运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实验表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 |
B. |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 |
C. | 核酸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它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 |
D.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中有多个突触 | |
B. | 乙图的④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其功能的完成 | |
C. | 乙图中②③④构成突触 | |
D. | ①中物质进入③的过程属于被动转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粒体是颤藻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
B. | 颤藻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C. | 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
D. | 颤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