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D.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不变.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解答 解:A、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突变,A错误;
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B错误;
C、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C正确;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衰老和癌变的特征,并注意将两者进行区分;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 1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 1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云南省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C.细胞癌变是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

D.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省太原市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班同学对一种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6一定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II-3和II-4所生孩子,男孩女孩发病概率不同

D.III-8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代表小分子,ABEF代表不同的分子量较大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核苷酸,其在病毒中共有4种,在原核细胞中总共8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糖原,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
(3)物质d是雄性激素.物质F是脂肪,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
(4)物质b的名称氨基酸,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18(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有机物,通常不需要囊泡的运输
B.囊泡能将正确的“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说明囊泡膜表面有与识别有关的物质
C.细胞内的囊泡运输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D.囊泡运输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也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是指葡萄糖;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糖原,在植物中主要指淀粉.
(2)f是指脂肪;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固醇和磷脂
(3)c是指氨基酸,通式是
(4)d是指核苷酸,d形成h,h是核酸,在HIV中为RNA,在大肠杆菌中为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
(2)研究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的氨基酸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的氨基酸溶液(如图所示
第二步:将叶片均分成2组,编号a、b;
第三步:在a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组叶片相同位置涂抹等量的蒸馏水,作对照组;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叶片涂抹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填“低于”“高于”或“等于”)b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基因重组.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植株,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m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乙的性状变化大.
(4)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势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