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酶已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领域.在应用酶的过程中,常遇到酶很难回收再利用等实际问题.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细胞固定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有
 
 
,而细胞多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是
 

(2)称取干酵母,放入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并放置l小时左右时间.其目的是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注意要
 
,反复几次.
(4)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
 
,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至混和均匀.
(5)将装有酵母细胞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物的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滴加到配好的
 
溶液中,形成
 
,完成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考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生物技术与实践中的固定化酶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相关知识,知识范围较宽,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结合问题要求进行回答.固定化酶的缺点: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优点: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固定化细胞的缺点: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成本低,操作容易.
解答: 解:(1)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酶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2)由于干酵母处于休眠状态,所以要使酵母细胞活化,需将称取的干酵母,放入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并放置l小时左右时间.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注意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止烧焦.
(4)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至混和均匀.
(5)将装有酵母细胞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物的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滴加到配好的CaCl2 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完成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答案:(1)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2)使酵母细胞活化    
(3)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4)室温              
(5)CaCl2  凝胶珠
点评: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PCR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B、在同一反应体系里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
C、检测乙肝患者的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
D、对编码凝血因子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位点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图回答问题:

Ⅰ、图1中,①~④表示化学反应,A~F代表化学物质.请用序号或字母回答:
(1)在类囊体进行的反应是:
 

(2)在碳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
 
,为碳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Ⅱ、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pH值和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绿藻细胞悬浮中溶解氧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请据图2分析:
(1)在图2中乙处光照开始后的两分钟内,净光合速率为
 
/分.
(2)光照开始2分钟后,溶解氧浓度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3)在丙处添加CO2,短时间内绿藻叶绿体基质中浓度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C3/C5).
(4)若在图2中丁处停止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
 

(5)在缺镁培养液中悬浮培养的绿藻颜色明显发黄.将其滤出后充分研磨,用
 
提取其中的色素,通过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并将实验结果与正确的绿藻色素分离结果进行对比,可观察到滤纸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分析回答:
(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
 
,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杂合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
 
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三体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豌豆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灰种皮(Y)对白种皮(y)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
(1)在只考虑茎的颜色和种皮颜色遗传实验中,子代的四种表现型经常出现的比例有9:3:3:1:1:1:1:1:3:3:1:1三种.请分别写出出现上述比例的亲代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并说明出现上述比例的条件(至少写出两条)
 

(2)若只考虑茎的颜色和抗病性状的遗传:如果♀AaBb×♂aabb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抗病:紫茎不抗病:绿茎抗病:绿茎不抗病=1:1:1;如果♀aabb×♂AaBb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不抗病;绿茎抗病;绿茎不抗病=1:1:1.请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3)若只考虑种皮颜色的遗传:将基因型为aabbYy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8株植株,其中有12株结出灰色种子共600粒,有6株结出白色种子共2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
 
(填“相符”或“不相符”),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是严重危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之一.某研究小组为阐明紫茎泽兰种群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了紫茎泽兰入侵的四种不同生态环境即阔叶林林缘、云南松林、路旁坡地及阔叶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如图表示部分调查的结果.

请分析回答:
(1)调查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图一为四种生境中紫茎泽兰种群汇总后的年龄结构图,据图分析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由此推测在未来5年内该种群的发展趋势为
 

(2)图二表示紫茎泽兰在不同生境中的存活曲线.由图可知紫茎泽兰在
 
年龄段出现死亡高峰,推测可能是由于
 
 
等的结果;据图推测紫茎泽兰对四种生境的入侵顺序为
 

(3)紫茎泽兰在入侵后能够成片密集生长,以极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他植物,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研究发现,用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控制紫茎泽兰有一定的成效,这种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4)如果让紫茎泽兰在入侵地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
 

A.基因库的变化相同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发现紫草素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请回答:

(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
 
;接种前,要对紫草茎切块进行消毒处理,用于消毒处理的药剂和时间都应根据所选材料分别对待,原因是
 

(2)用于离体培养的茎切块,接种培养3-4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在材料附近的培养基中出现白、黑或绿等不同颜色疏松,成绒毛状菌落,则可判断属于
 
(细菌、真菌)污染,此时
 
(能、不能)打开培养瓶,如何继续操作
 

(3)紫草素易溶于水溶性(亲水性)有机溶剂,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紫草素宜选用
 
法,操作时宜采用
 
加热.
(4)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
 
 
接种.
(5)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分别检验紫草素和乳酸菌素抑菌特性,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
 
来比较紫草素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
B、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农田可能演替成森林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有2个四分体
B、丙图内发生了基因重组
C、乙图中一定有等位基因存在
D、丙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