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Ⅰ、如图为小鼠下丘脑对多种腺体的分泌调节作用示意图,字母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和垂体通过激素a、b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激素a和c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互为拮抗.
(2)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肾上腺素,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负)反馈调节;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重复利用.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小鼠处于空腹状态.
Ⅱ、如图甲中Ⅰ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中,DE段鼠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2)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G点,该点与甲图中的C点相对应.
(3)图甲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
(4)从图甲给予启示是:对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还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

分析 1、据图1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d表示抗利尿激素.
2、根据题意和图甲、乙分析可知:图甲中Ⅰ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曲线,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甲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从迁入时~G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两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增大,因此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G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从G点~I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两者之间的差值逐渐减小,因此种群增长率逐渐降低;I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解答 解:Ⅰ(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c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互为拮抗作用.
(2)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的肾上腺素,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负)反馈调节;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重复利用.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的高低,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所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排除体内胰岛素空腹(饥饿)的实验大鼠可以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Ⅱ(1)在图甲中DE段鼠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该段鼠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所以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2)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G点,即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该点与甲图中的C点相对应,即种群数量达到$\frac{K}{2}$值时.
(3)图甲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
(4)从图甲给予启示是:对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还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
故答案为:
Ⅰ(1)分级  拮抗
(2)电位  (负)反馈  重复
(3)胰岛素溶液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空腹
Ⅱ(1)稳定
(2)G  C
(3)捕食 
(4)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能分析判断各区段种群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对应的含义,再结合题图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甲病的发病风险
C.II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D.III8和III11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frac{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实验小组欲从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请回答: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豆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处理.为了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设置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苏丹Ⅳ试剂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出现透明圈不出现红色圈,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5)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是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脂肪检测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是因为苏丹Ⅲ、苏丹Ⅳ染液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②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是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
③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弄碎根尖和压片三步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⑤拜尔所做的实验是为了探究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的原因.
⑥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酵母菌一直保持“S”型增长.
A.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将细胞大部分染成绿色
B.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出现灰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CO2
C.健那绿将细胞中特定结构染成绿色,说明该结构为线粒体
D.在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三个氨基酸分子脱水所合成三肽化合物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
A.1个B.2个C.3个D.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双链DNA分子中正确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A.C与C配对B.G与G配对C.T与T配对D.A与T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不发生孤雌生殖.2014年3月,云南农大科研团队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世界上第一批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猪.这种克隆猪不同于核移植获得的克隆猪.现将两种技术进行比较.

(1)图中过程⑤⑥③④(填序号)是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技术流程.
(2)孤雌激活处理其实质是要激活卵母细胞增殖分化(或细胞的全能性),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猪.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需要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期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欲得到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良种母猪.
(4)早期胚胎移植时,必需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或同情发情处理)的其他雌性动物子宫中,才可能移植成功.
(5)可以从良种不同的克隆猪中提取mRNA进行研究,也可通过反(逆)转录方法得到多种cDNA,并通过PCR技术扩增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郑州校级期末)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相关结构,a~e代表相关物质,①~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绿色植物吸收与释放CO2速率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乙代表的结构是 ,物质a代表的是 .若光照强度突然下降,短时间内物质b的变化是 (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2)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写出①~③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3)在正常光照、温度为5℃时,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的速率为 ,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e的来源有

(4)若每天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均保持在15℃的条件下,图2中植物能否正常生活?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