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的昆虫等。它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采集大量的鼠妇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
B.②通常用于采集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如马陆、蚯蚓等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A、酒精不仅有杀菌作用,还可使机体脱水起固定的作用,所以通常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制作标本,A正确;
B、②通常用于采集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故对马陆、蚯蚓不适合,B错误;
C、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C错误;
D、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D错误。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________)
(2)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________)
(4)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_______)
(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________)
(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图表示一个 DNA 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⑤
B.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复制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④代表的物质为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我国超过82万人感染艾滋病,预防工作迫在眉睫。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集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HIV自愈者免疫细胞是指_____ ,其免疫作用称为________(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甲、乙 、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的杂交瘤细胞。
(2)HIV病毒主要侵染T淋巴细胞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HIV疫苗的研制工作中,该技术操作的关键步驟是_____。
(4)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_ (转录、翻译)过程。
(5)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D蛋白,其31号位的色氨酸酸换成酪氨酸后,就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病毒失去侵染T细胞的能力。制造这种新型蛋白质防治艾滋病,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泌尿系统
B. 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C. 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血浆
D. 激素、氨基酸、胰蛋白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若该果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若干个细胞,其中染色体组成有如a、b图所示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a、b染色体组成的细胞均是由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形成b的染色体组成是1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C.a、b均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们所含的基因即为果蝇的基因组
D.图示说明果蝇发生了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初次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突触小泡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人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在单细胞动物、人及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
D.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