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国产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5%。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方法主要是农杆菌转化法,以下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Bt毒蛋白基因和农杆菌的Ti质粒
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t毒蛋白基因作探针检测抗虫基因导入是否成功
D.抗虫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获得抗虫棉属于染色体变异
【答案】D
【解析】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类的愿望,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人工剪切并和载体重组后转入细胞内进行扩增,并表达产生所需蛋白质的技术。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的优点是能够打破种属的界限,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生物遗传性,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产品及服务。
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在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①DNA分子杂交法,用标记的目的基因做探针,检测待测细胞内的DNA分子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②分子杂交法,利用标记的目的基因做探针,检测待测细胞内的mRNA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③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待测细胞内是否有目的基因翻译的产物蛋白质存在。(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根据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特殊性质进行鉴定,如接种性抗虫、抗病实验等。
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是先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以产生相同的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A正确;
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B正确;
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t毒蛋白基因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抗虫基因导入是否成功,C正确;
D、抗虫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获得抗虫棉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中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种群间信息的传递有关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不断地被完全代替
C.自然保护区内的工作人员利用生物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害虫防治属于化学防治
D.含碳有机物从生产者、消费者进入分解者即完成了碳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照射到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C.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
D.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神经元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虽然每个神经元都只有一个轴突,但突触结构确有多个,说明 1 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 他神经元构成连接
B.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细胞体
C.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
D.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B.分化过程中细胞器数目发生了改变
C.可以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D.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以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可观察到( )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C.紫色的中央液泡明显膨胀D.白色的中央液泡明显膨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