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叫基因突变

C.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数目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

B.酵母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其中DNA是酵母菌主要的遗传物质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具膜细胞器或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其中储存着细胞内全部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甶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DNA,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分子一般是单链,没有氢键

B.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只是碱基种类不同

C.DNA分子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D.某DNA分子含胞嘧啶600个,则复制一次时需用鸟嘌岭聪氧核苷酸6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期诊断测评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的分化、凋亡与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均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

B.癌变细胞含水量降低、酶量减少、核增大

C.细胞分化是正常现象,凋亡与癌变是病理现象

D.细胞分化与凋亡均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
操作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 min,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现象
 

骨能弯曲,有韧性
 

脆,易碎
 

坚硬而有弹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综合实验Ⅰ、Ⅱ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