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有人分析某种小分子样品,发现含有C、H、O、N、P等元素,该样品可能是(  )
A.氨基酸B.核酸C.蔗糖D.核苷酸

分析 1、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
3、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4、核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解答 解:A、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不含P元素,A错误;
B、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但是大分子,因此不可能是核酸,B错误;
C、蔗糖属于糖类,元素组成是C、H、O,C错误;
D、核苷酸是小分子,且是组成元素是C、H、O、N、P,故该物质可能是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核酸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元素组成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B.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仍然正常
C.饭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减少
D.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科学家分析一核酸的碱基含量的时候,A=T+U,你认为该核酸分子正在(  )
A.复制B.转录C.翻译D.解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两个,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的时期是(  )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苷酸链,c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图中氨基酸没有变化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C.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因此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磷脂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B.受精作用与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有关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前后,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蛋白质的种类B.高尔基体的数目C.中心体的数目D.细胞膜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根据这一事实和所学知识可以推测(  )
A.核仁为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蛋白质的合成一定在核仁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下面是有关酶的探究实验,该课题为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给分),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3)实验结论:pH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的活性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