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纤维.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C、E所代表的反射弧中结构的名称.
C神经中枢
E效应器
(2)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3)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填单向或双向)的.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据图分析: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纤维,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解答 解:(1)据图分析,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2)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3)神经冲动经过神经元间的突触结构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故答案为:
(1)C神经中枢     E效应器
(2)外负内正     电信号
(3)单向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B淋巴细胞是小鼠脾脏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②可利用胰蛋白酶促进细胞的融合
C.④筛选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
D.⑥可获得单克隆抗体,但培养过程可能发生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纯合正常小鼠与纯合肥胖小鼠进行正交和反交.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转录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这种突变不能(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受体.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基因型有2种,体重低于父母的概率是$\frac{5}{16}$.与父母体重相同的基因型除AaBb外,还有AAbb aaBB基因型.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环境因素与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红细胞B.吞噬细胞C.肌细胞D.神经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生长激素C.植物激素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研究所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图中甲细胞和丁细胞均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中乙、丙、丁均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
D.丁细胞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分析多肽M和多肽N(均有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CHON-NH2-COOH
多肽M201348625332
多肽N182294555461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选项ABCD
多肽M53595851
多肽N54545349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一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某基因的中部替换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 B.翻译在替换位置终止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殖.大约每.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装置,按如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ABC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
培养液/mL
101055
无菌水/mL--55
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
温度(℃)5255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第五步中的一处错误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4)在理想环境中,即资源和空间充足、没有天敌和灾害等,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