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蛋白质分子由α和β共含176个氨基酸的2条肽链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参与合成与加工该多肽的膜性细胞器有4种
B.合成该多肽时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
C.该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由20种氨基酸组成
D.合成该多肽的模板mRNA上一定含有176个密码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有机化合物 | 组成元素 |
甲 | C、H、O |
乙 |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
丙 |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
丁 | C、H、O、N、P |
A.DNA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肺炎双球菌中有乙类化合物
B.叶绿体中不能形成丙类化合物
D.丁类化合物只存在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东莞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F2中有角雄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有角雌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带有D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的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了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含有的核酸的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T4噬菌体 | B.细菌细胞 | C.SARS病毒 | D.小麦叶肉细胞 | |
碱基 | 5种 | 8种 | 4种 | 5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12月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加倍、染色体加倍、细胞核加倍分别在( )
A.间期、后期、末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中期、后期、末期
D.前期、中期、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