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

解答 解:A、①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但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中,B错误;
C、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所以M、N分别为16、9,C错误;
D、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其中前两种的表现型或第一和第三种的表现型相同,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通过嗅闻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气味变化进行鉴定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样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通过观察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定
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2)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先后用极细光束和露光处理,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之后,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依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也采用了此技术,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
(4)后来,科学家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图中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有关生理过程产生或消耗物质的量,图中E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可用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用S2-S1表示该段积累的有机物量,(用S1、S2、S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病的女孩,如果男孩长大后与一位母亲为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下一个正常的儿子,问儿子携带患病基因的概率为( )

A.11/18 B.5/9 C.4/9 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
R蛋白质R型
R荚膜多糖R型
RDNAR型、S型
RDNA(经DNA酶处理)R型
A.①说明R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②不能证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D.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32P标记的某一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最后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的P元素为31P、32P,其形成的噬菌体的比例为50:1.
(2)通过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和细菌分开,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否则细胞外32P放射性会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培养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及氧气的要求
B.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琼脂等基本营养
C.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pH再灭菌
D.培养基需要在分装到培养皿之前进行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

A.8、1/4 B.16、1/8 C.16、1/16 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