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醋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是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生成醋酸.
(2)为了从某细菌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筛选.如果样品中细菌浓度较低,可以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该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固体/液体)培养基.为了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应该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将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被污染;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

分析 1、果醋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种是醋酸菌.
2、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实验室中常用刚果红染液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筛选目的微生物时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是无菌操作.

解答 解:(1)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进而生成醋酸.
(2)筛选能够产生纤维素的细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如果样品中细菌浓度较低,可以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应该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试管斜面保存菌种,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
故答案为:
(1)氧气   乙醛
(2)刚果红   选择     液体   末端   酒精灯火焰
(3)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甘油管藏

点评 本题以微生物培养和筛选相关知识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题目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丰台区普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综合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7月以来,继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多地再现三聚氰胺奶粉,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没有N生物体就不能合成蛋白质

B.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不改变

C.全部的抗体、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肽链,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M—Z—N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26天后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
黄芩的生理指标对照组实验组处理
喷施矮壮素喷施赤霉素
株高(cm)20.54021.46027.520
地上部分重量(g)0.2950.3820.364
地下部分重量(g)0.1000.0530.047
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mg/g)210.450146.293209.270
A.外源喷施赤霉素比黄芩合成的赤霉素对植株增高更有效
B.矮壮素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好于赤霉素
C.甘薯等块根类植物不适合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
D.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丁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过程之处,还可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2)图2中,肉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中的E,人类若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frac{②}{①}$(用序号表示)的比值.
(3)图2中的捕食关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功能,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动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生态系统的K值又叫环境容纳量,若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第二营养级种群密度时,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第二营养级被第三营养级捕食,标记不影响第二营养级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偏高(增大、不变、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和经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图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两个过程,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要将动物组织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以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
(2)A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和产生特定抗体,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4)Ⅱ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5)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Ⅱ中囊胚进行胚胎分割移植(或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注意将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阿拉伯胶是一种多糖,研究者从某地合欢树下距离地表深10~15cm处的土样中初筛到能降解阿拉伯胶的菌株SM01,以下为该菌株的鉴定过程.
(1)筛选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阿拉伯胶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只有能降解阿拉伯胶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SM01的菌落为粉白色,菌落初期呈突起絮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菌丝白色致密,且有分生孢子,细胞核直径约lμm,初步推测为真菌.下列属于SM01肯定具有的结构和特征是ABGH(多选).
A细胞膜  B核糖体  C拟核  D荚膜  E芽孢  F菌盖  G细胞核  H分生孢子
(3)在分离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如图1示某种划线法操作后菌落生长状况,数字表示划线顺序.某同学以同样方法对某个平板划线后,经一段时间培养,发现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4)为探究阿拉伯胶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如图2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菌株SM01)能分泌降解阿拉伯胶的蛋白质.为什么说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5)请根据(4)小题的分析完善其实验设计.另设置两组一样装置的对照组,其中第一组只用上清液,不添加蛋白酶,取出10ml加入阿拉伯胶溶液,测定阿拉伯胶的降解率,第二组不用上清液,只用含蛋白酶的溶液,取出10ml加入阿拉伯胶溶液,测定阿拉伯胶的降解率
(6)在阿拉伯胶降解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3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3的曲线②.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近日,美国政府批准首例胚胎干细胞(ES细胞)人体临床试验.请回答下列与胚胎干细胞有关的问题:
(1)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如下:
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胰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胚胎干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培养动物细胞时,培养液中加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污染.
(2)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通常要加入血清(或血浆) 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温度和PH;早期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3)胚胎干细胞可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被移入胚囊后,胚胎将发育成只有部分细胞具有目的基因的“嵌合体”,这种“嵌合体”的后代可能会丢失目的基因,原因是“嵌合体”的细胞有的含有目的基因,有的不含(如生殖细胞中可能不含).
(4)早期胚胎中的胚胎干细胞,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还可被应用于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某些顽症,培育出人造血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研究细胞分化等等领域.
(5)“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全能性.你支持“应立法保护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吗?,请陈述理由.支持,通过人体胚胎干细胞进行克隆人体组织器官,可用来治疗人类很多顽症(或反对,通常要损毁早期胚胎才可能获得胚胎干细胞,胚胎是生命的开始,以一个生命的代价去挽救另一个生命,是违背伦理道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质中合成的解旋酶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的复制过程
B.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外膜
C.功能不同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D.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时需要囊泡的协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图为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
C.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D.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