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的蝗虫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水稻杂交实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约在第10代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A基因,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则下一代种群中a基因频率小于80%
D.环境变黑有利于深色个体生存,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该种群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新物种即将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1)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________________。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I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____特性。
(2)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____多样性。
(3)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 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 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 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有关生物变异来源概念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④的改变
B. 图中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C. 表中的①②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 ③的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1)灰体和黑体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根据上述实验______可以推断短刚毛和长刚毛_____为显性性状.
(2)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
(4)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
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
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新的子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遗传系谱图可判断甲病为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为_____________遗传病。
(2)Ⅱ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Ⅱ9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Ⅱ5和Ⅱ6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两病兼患孩子的性别是 _____________。
(4)Ⅲ13个体的色盲基因来源于Ⅰ代中的_____________;如果Ⅲ13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只考虑乙病),从优生的角度来看,适合生___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等知识后,绘制了如下所示物质变化的过程图。该小组成员应用所学知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利用密闭玻璃容器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1)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消耗ATP的过程有_______(填序号),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表中第1、3、5、7各组实验前后C02含量变化值的含义是_________;第2、4、6、8组构成的实验组合,可用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较有利于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温度为___℃(填 “20”、“30” 或 “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