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 A、B 两棵植株进行如图 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 A 的花粉粒抹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人工授粉;
实验二:将植株 B 的花粉涂抹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人工授粉.
实验三:植株 A 的花粉涂抹到植株 B 具有相同的遗传因子组成的另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人工授粉. 上述三组实验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表所示:
实验紫红玉米粒黄玉米粒
587196
0823
41239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紫红色,隐性性状是黄色.
(2)用 G 代表显性基因,g 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一的子代中,紫红玉米粒的基因型为GG、Gg. 
(3)实验三的亲本基因型为Gg 和 gg.

分析 分析题文: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
实验二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
实验三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

解答 解:(1)通过实验一中,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红色:黄色=3:1,因此可以显性性状是紫红色,隐性性状是黄色.
(2)由于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其基因型为Gg.植株B为隐性纯合体,其基因型为gg.在实验一中,后代紫红玉米粒的基因型是GG和Gg.
(3)实验三中植株A与和植株B具有相同遗传因子的另一植株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Gg和gg.
故答案为:
(1)紫红色 黄色
(2)Gg;GG、Gg
(3)Gg 和 gg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理解杂交的实质以及如何判断显隐性性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的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以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方式有多种.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鸭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XX为雌性,XO为雄性,其中〇表示空缺).回答相关问题.
(1)某正常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雄性,若对该种蝗虫进行基因组测序,则应该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在自然野鸭种群中,通常雄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研究人员选择一定数量的性染色体为ZW的鸭胚,在其性别分化前,用某种物质处理,发现有16.67%的鸭胚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鸭,这一实验现象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如图为雌果蝇M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它们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E)对白眼(e)、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若该果蝇与果蝇N杂交产生的F1雌蝇中,红眼:白眼=1:1,细眼:粗眼=3:1,则果蝇N的基因型为RrXeY,F1的细眼白眼雌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这些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基因在染色体上一定是成对存在的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组成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T和D,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t和d。已知t是葡萄糖,且T遇碘不变蓝,D可以被胃液中的某种酶消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物质是纤维素

B.物质d中肯定含有元素氮,一定不含元素硫

C.物质D一定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其合成受核DNA控制

D.T和D的合成过程中都能产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血友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且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儿子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C.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D.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渐冻症是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目前无法治.2016年12月16日,世界领先的神经科学中心Barrow神经学研究所宣布:发现了一批与渐冻症相关的新基因,这为治愈渐冻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与渐冻症有关的基因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渐冻症有关的这批基因都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这批新基因之间在碱基的种类、数目和连接方式上不同
C.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基因中,A为30个,可能的基因结构有4100
D.这批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两个途径来控制与渐冻症有关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EMS诱发水稻D11基因突变,选育出一种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甲).将该矮秆水稻与正常水稻杂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植株:矮秆 植株=3:1.D11基因的作用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BR受体结合卮,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功能.
(2)EMS诱发D11基因发生隐性(显性/隐性)突变,从而抑制(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水稻植株内BR含量减少(或降低),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3)研究发现,EMS也会诱发D61基因发生突变使BR受体合成受阻.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特点.
(4)科研人员利用EMS又选育出若干株纯合矮秆水稻突变植株(乙).现将甲、乙水稻植株杂交,以判断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仅由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它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子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乙水稻矮秆性状是由D61載因发生隐性(显性/隐性)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请进一步设计操作较简便的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杂交子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正常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原因是与甲水稻相同;若植株全为矮秆植株,则乙水稻矮秆性状的产生是仅由D6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